投稿须知
  1.征稿范围
  本刊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 ...

“行高人非”: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的原因及其机制探析

作者:夏福斌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不道德行为; 利他行为;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以"好公民"为视角,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至今少见从第三方(旁观者)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对旁观者而言,他们可能对"好公民"的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动机以及结果形成负面认知,因而可能做出伤害"好公民"的不道德行为。为系统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的这种不道德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提出了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下研究"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之问题的新思路,分别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机制。这一前瞻性的探索工作,不仅剖析了旁观者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好公民"做出不道德行为,而且也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黑暗面"探究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推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上一篇:关系质量视角下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以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为例
下一篇:区域多元化抑或产品多元化?制度环境约束下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与成长战略选择

©2014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1795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八十号青年公寓7号楼112室  邮政编码: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