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年人才招聘启事[02/08]
- · 王绶琯院士讣告[01/29]
- · 关于寒假、春节期间校级总值班安排的通知[01/25]
- · 关于2021年寒假期间与研究生课程成绩单相关业务办理安排的通知[01/22]
- · 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做好2021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工作的通知[01/20]
- · 关于加强冬春季疫情防控及校园管理的通知[01/19]
- · 关于申报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大学 —必和必拓奖学金的通知[01/15]
- · 2020年地质与地球物理学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通知[01/14]
“行高人非”: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的原因及其机制探析
作者:夏福斌
关键词: 组织公民行为; 不道德行为; 利他行为;
摘要:组织公民行为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以"好公民"为视角,探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前因与后果,至今少见从第三方(旁观者)视角的组织公民行为研究。对旁观者而言,他们可能对"好公民"的组织公民行为本身、动机以及结果形成负面认知,因而可能做出伤害"好公民"的不道德行为。为系统探讨组织公民行为的这种不道德旁观者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提出了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下研究"旁观者不道德侵害好公民"之问题的新思路,分别依据社会比较理论、情感事件理论以及归因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和过程机制。这一前瞻性的探索工作,不仅剖析了旁观者为什么以及如何对"好公民"做出不道德行为,而且也为研究"组织公民行为的黑暗面"探究了一种新的可能方向,推动了组织公民行为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上一篇:关系质量视角下移动虚拟社区治理对组织公民行为影响研究——以知识型移动虚拟社区为例
下一篇:区域多元化抑或产品多元化?制度环境约束下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与成长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