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须知
  1.征稿范围
  本刊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 ...

消费行为的意义建构模型及主客观诠释比较:一项质性研究

作者: 李倩倩 [1] 薛求知 [2]

关键词: 消费行为 意义建构 诠释 质性研究

摘要:消费行为的意义正超越产品和品牌价值,而更多折射出社会文化和群体价值观,其内在机理值得一探.本文介绍了变革消费者研究(transformative consumer research,TCR),在价值、理性和意义的理论基础上,以iPhone消费为典型,采用意义建构和意义诠释的理论观点,运用经典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的网络数据完成质性研究的三级诠释,得出了iPhone消费行为的意义建构模型,并比较了主客观诠释的异同.研究显示,中国消费者iPhone消费受功能价值和社会价值两类价值考量的影响,而外部影响和个人因素则影响到价值的意义建构.同时,除“群体导向”外,对其他因素的意义建构存在主客观诠释差异.研究还对理论和实践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做了讨论.


上一篇: 在线商人社区成员社交行为对交易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 在线隐私政策对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信息敏感度的调节作用

©2014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京ICP备0701795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八十号青年公寓7号楼112室  邮政编码:100190